□廖保平
  剛近10月中旬,北京就遭遇一場大霧霾,這可以看作是今年全國大範圍霧霾的首演。有人說需要幾代人來治霾,無論是否有誇大之嫌,可以肯定的是,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”。霧霾是這幾十年工業高速發展的結果之一,要想短期內結束這個狀態實非易事。
  霧霾是污染總量超標後的集成結果,造成污染總量超標最主要的原因當數發展方式的問題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之一,是世界上最大的燃煤國家。為什麼如此?就是背後龐大的工業生產需要。那麼,不要這樣的工業生產可以嗎?可以,除非我們倒退回非工業時代,或者超越現在的工業時代。問題的關鍵是,我們既不願意、也不可能回到過去,唯有告別低端的工業鏈條,超越現在的工業水平。
  低端生產鏈的最大惡果,就是對環境的極大破壞。這個過程西方國家也曾經歷過。英國處在這個低端水平時,倫敦是霧都,故有狄更斯的《霧都孤兒》一書;泰晤士河魚類幾近絕跡,如果有人掉進這條河裡,像被狗咬一樣要常規防疫接種;美國處在我們這個階段時,同樣“厚德載霧,自強不吸”,忍受光化學煙霧困擾。英美等國一些城市花費了近50年時間,才恢復正常的空氣質量,而且是在經濟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實現的。而中國的人均財富只排名世界第104位,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,很多人才剛剛解決溫飽問題,治霾肯定是場持久戰。
  經濟學上有一條著名的曲線,叫做庫茲涅茨曲線。這條倒“U”形曲線揭示了一個規律:處在這條曲線陡峭的上升區間,則經濟越發展,環境污染越嚴重。那個時候的英國、美國、日本等,攀爬在庫茲涅茨曲線那段陡峭的懸崖上,“吸飽”了霧霾。現在,他們爬過了那段危險的懸崖,通過產業轉移,開始呼吸到清潔的空氣了。我們現在正處在當年歐美國家爬坡的位置,正感受到攀登的不易。
  我們能不能成功地跨越這個 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超越低端工業水平?答案是:能!路徑是激發全民族創新創造活力,進行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。而創新需要良好的環境,包括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等一系列內在激勵機制,這對我們來說,可能是比霧霾還要大的挑戰。如果我們能從最根源上進行改革,真正激發出國民巨大的創新能力,就能超越現在低端的工業化階段,搶占新一輪工業和技術革命的制高點,也就能夠使國人儘早擺脫霧霾的糾纏。
  (原標題:治理霧霾做好打持久戰準備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j13djct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